cropped-螢幕截圖-2021-01-19-下午5.20.37

什麼是靈性幸福感

什麼是靈性幸福感?

靈性幸福感將靈性與健康這兩個概念聯繫在一起。最初,Moberg 1971)將靈性幸福感概念化為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以及沒有任何宗教內涵的生命的意義與生活的滿意度。後來,Ellison1983)採用宗教幸福感與存在幸福感來描述靈性幸福感,並開發了《靈性幸福感量表》(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它搭建了個人與上帝之間的聯繫,即相信神愛世人,關心一切。1998年,Fisher 1998)提出了一個被廣泛採用的靈性幸福感模式。該模式包括個體(個體的自我內在覺知),社群(人際關係的質量),環境 (對物理與生物世界的關心與培育) 與超然(與超乎人類水準的人或物相結合) 幸福感四個維度。在2010年,Fisher與他的團隊更新了靈性幸福感的概念,指出了培養生活中的樂趣,關愛他人,與神和睦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建立靈性幸福感和豐富生活體驗的理想條件。

為甚麼我們需要靈性幸福感?

靈性幸福感的概念指出靈性生活體驗的各方面可能與心理幸福感呈正相關(Gomez & Fisher, 2003)。此外,它更加明確了學生的一些認知。明確了對積極情感、行為的認知,對與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良好聯繫的認知; 所有這些都可能反映在人格同一性、完整性、滿意度、快樂、滿足、美麗、愛、尊重以及生活中的其他積極情緒和感受中(Gomez & Fisher, 2003)。綜上所述,與神的聯繫在維持和促進個人的心理健康方面起核心作用,靈性幸福感預示並提升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改善了他們的生活體驗(Lu et al., 2019)

靈性幸福感的行為舉例

小學生

Fisher(2008)的一項研究中,天主教小學生的個人靈性幸福感的高於其他同齡人。原因可能是有宗教信仰的小學生把上帝視為一切的保護神,感到被支持和救贖,因此幸福感保持在較高的水準。

中學生

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的靈性幸福感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其他同伴的影響。如果周圍的人靈性幸福感水準較高,可能會對中學生的幸福感、積極態度等產生巨大的影響和提升。

大學生

大學生的理想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自立,對他們的靈性幸福感有著很大的影響(Lu et al., 2019)。在這個階段,他們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與他人、環境或/和上帝建立友愛的關係,並且他們已經意識到靈性幸福感可能有益於他們的生活體驗。

如何提高靈性幸福感?

靈性幸福感是指我們對生活的意義和目的的感知。靈性幸福感通過他們的宗教、文化、學校、社區和社會而積累起來。它包括信仰、態度、價值觀和對生活的倫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教育部, 2020)。因此,提高靈性幸福感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個人方面

  • 接觸大自然

科學實驗證明接觸大自然是有效地提升靈性幸福感方式之一。大自然有神奇的能量來治癒人類。例如聽聽鳥的歌唱,看看盛開的花朵,識別各種不同種類的植物,觀看潮漲潮落,漫步在夕陽下。這些都有助於人類提升靈性幸福感。長期堅持效果會更顯著。

 

  • 慈悲靜觀練習

慈悲靜觀練習是一種被科學實驗證明有效提升幸福感的一種方式之一。學生個人可以通過學習靜觀,並堅持一定的時間練習靜觀以便提升自身的靈性幸福感。注意在養成靜觀習慣的同時要關愛自己並關愛他人,這樣有助於提升其它類型的幸福感。

 

  • 練習感恩於寬恕

心懷不平和怨恨會危害靈性幸福感以及其他類型幸福感的。 練習用感恩的心態來感激自己,身邊的人,實物,以及發生的一切。此練習能夠幫助建立慈悲心與同情心。 堅持持之以恆的練習寬恕讓事情過去吧是行之有效的提升靈性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校園方面

  • 培養認同感

第一種策略是透過全校的比賽和活動,培養學生的認同感。學生會感到自己被重視和尊重,從而認為生活是有意義的,對生活產生積極的態度和信念。這些比賽和活動可以與體育、繪畫、音樂和寫作有關。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們找到了成就感,從而讓他們感到被重視。

 

  • 發揮主導作用

第二種策略是支持學生在一些場合發揮主導作用,比如在更廣泛的社區中(包括公司和協會)做兼職或志願工作。學生可以瞭解當前的社會和全球問題,增強他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的歸屬感。新西蘭發起了一個保護本地鳥類和蝴蝶的項目,以促進學生的彈性能力和對社會和國家的歸屬感。

 

  • 尊重和鼓勵多樣性

第三種策略是通過在課堂、學校甚至在社區中構建文化來慶祝、尊重和支持多樣性。老師們會有意地表揚那些在多樣性方面思想開放的學生,並提供一些獎勵措施來激勵學生繼續保持多樣性。

 

  • 發掘未來職業的意義和價值

第四種策略是通過與人才學校的校友見面,來發掘他們未來職業的意義和價值,讓他們為自己找到一個榜樣。例如,學校可以邀請各領域的知名人士來講述自己的故事,以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未來。

 

  • 建立處於風險中的學生的信心

第五種策略是通過迎合學生的興趣來建立處於風險中的學生的信心。例如,學校可以組織一個學校電子競技俱樂部,為沉迷於電腦遊戲的學生提供機會。在俱樂部裡,學生可以和他們的同伴建立積極穩定的關係。如果這些學生在電子競技方面表現出色,學校可以為他們尋求參加專業比賽的機會。

通過這樣做,學生可以建立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的發言權,並發現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