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pped-螢幕截圖-2021-01-19-下午5.20.37

什麼是生理幸福感

什麼是生理幸福感?

生理幸福感是指身體健康的狀況,並且與精神健康密切相關。如果身體健康,我們將自然獲得更好的心理和情緒健康。另一方面,精神壓力和焦慮會加重內臟器官壓力、增加血壓、降低免疫功能並破壞生理平衡。身體健康的狀態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還包括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你是否經歷過雖然無明確診斷的疾病,但卻出現各種不適?這是一種亞健康的表現,代表你的生理幸福感低落,是時候改變生活習慣了 (Kit,年份不詳 )。

為什麼我們需要生理幸福感?

你曾否試過每天過著很充實的生活,也沒有壓力,但身體有點說不出的奇怪?這可能是活動量不足造成的。生理幸福感,顧名思義就是身體健康,而維持身體健康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做運動。通過做運動來增加生理幸福感能夠改善健康狀況,例如增加新陳代謝和免疫能力以及降低高血壓、中風和糖尿病的發病率等等(衞生署,2008)。

生理幸福感良好的表現

以退休的女士作為例子,保持一定的運動量而不是每天躺在家裡看電視,這已經算是一個有良好生理幸福感的人的表現。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非常重要,以一位開始年老的女士來說,過份劇烈的運動是不適當的,例如跑步和跳繩等等。然而,如果她每天去公園散步和在社區中心跳社交舞,這些活動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她進行體育鍛煉。另外,定期運動可以改善她的生活質量,保持活力充沛。一個身體健康的中小學生是具有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定期運動是一種鍛煉的習慣和意識的行為,所以一個身體健康,並有良好運動習慣中小學生就是一個有良好生理幸福感的表現,他們能夠保持積極向上並充滿活力。

如何提升校園及自我生理幸福感?

個人方面

  • 適量的運動

我們可以每天至少抽取20分鐘做運動來提升自我生理幸福感。不論是做瑜伽還是拉筋這些低強度的運動,還是跑步或游泳這些高強度運動,定期運動可以改善您的生活質量,提高睡眠品質(林家輝,2019) 。

  • 充足的睡眠

城市人壓力大、生活繁忙和緊張,很多時候要熬夜,導成睡眠不足等。早睡早起和充足的睡眠對於身體健康很重要,睡眠可以幫助身體修復,提高免疫力,從而提高生理幸福感。

校園方面

  • 增加學生的運動量

學校可以通過增加學生的運動量來提升校園生理幸福感。例如在早會時增設晨操或者是增加體育堂等等。進行體育鍛煉除了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對處於發育期的學生亦有幫助,在學習方面更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專注力(譚思敏,年份不詳)。此外,學校也可以增設體育家課,例如每天與家長做運動10分鐘。在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運動量之餘,也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 適當的功課量

香港的學生功課壓力很大,為了完成作業及溫書,很多時候都要熬夜,第二天一早就要起來上學,這樣很容易會讓成睡眠不足。學校考慮給學生功課和測驗的時候,應該按需要,而不是“越多越好”。更多的功課,只會讓學生休息不夠,令他們的生理幸福感更低,更大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